864芯光缆交接箱从此,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建设得到了一体展开,促进了大部分国家通信网的发展。自从1966年高锟提出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概念以来,光纤通信从研究到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上不断更新换代,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中继距离)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个阶段:较好阶段(1966-1976年),这是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在这个时期,实现了短波长(0.85pm)低速率(45或34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即中继器之间的间距,简称中继距离)约10km。第二阶段(1976~1986年),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短波长(0.85pm)发展到长波长(1.31pm和1.55gm),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31pm、传输速率为140~565Mb/s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为50~100km。
864芯光缆交接箱细节图片
光缆交接箱有利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发挥设备的功能潜力,使得光缆网布局更加合理,符合当前光缆网络结构的发展,同时资源利用更加灵活,降低光缆运营及维护的成本,避免光缆资源的浪费。
864芯光缆交接箱主要特性:
运用无跳接接箱的理念,减少配纤适配器和跳纤,减少通信故障点和插损,提升网络安全;
解决光分路器的管理与扩容;
配线区尾纤的长度3米,且配备有序的尾纤管理中心,界面清晰;
增加了光分单元,满足光纤点对点,点对多点的综合发展需求;
全部模块化设计,按需配置,运用灵活,降低成本;
864芯光缆交接箱功能要求:
1. 光缆固定与保护功能
应具有光缆接入,固定和保护装置。该装置将光缆引入并固定在机架上,保护光缆入缆中纤芯不受损伤。光缆金属部分与机器绝缘,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护套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2. 光缆终接功能
应具有光纤终接装置,该装置便于光缆纤芯及尾纤接续操作、施工、安装和维护。能固定和保护接头部位平直而不位移,避免外力影响,保证盘绕光缆纤芯、尾纤不受损伤。
3.调线功能
通过光纤跳线连接器接头。能迅速方便地调度光缆中的纤芯序号及改变光传输系统的路序。
4.光缆纤芯和尾纤的保护功能
光缆开剥后纤芯有保护装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纤终接装置。
5.容量
每机架容量和单元容量(按适配器数量确定)应在产品企业标准中作出规定,光纤终接装置,尾纤盘线装置,适配器卡座,尾纤及适配器,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成套配置。